2020年施政報告重點
造地建屋 漸見成效
《長遠房屋策略》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達標
已覓得330公頃土地,可興建316 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及滿足《長遠房屋策略》十年期(2021-22至2030-31年)約301 000個公營房屋需求,主要集中在東涌新市鎮擴展、啟德、安達臣道石礦場、洪水橋/厦村、古洞北/粉嶺北、粉嶺高爾夫球場部分用地、具發展潛力棕地群、改劃用途的土地和房屋署預留作公屋發展的土地
增加中長期土地供應
未來10至15年可提供超過10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主要來自北環線沿線約90公頃房屋用地,港鐵小蠔灣車廠上蓋發展和重建三個市區寮屋區及大坑西邨
不作長遠規劃,將無以為繼
長期房屋供應選項,主要須靠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龍鼓灘近岸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發展,共約1 440公頃土地
加快公私營房屋供應
成立「項目促進辦事處」,加快處理大型私人住宅用地發展審批
擴大發展局「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的職權,涵蓋發展局以外的部門
行政長官親自督導房屋土地供應,確保各政策局和部門步伐一致
過渡性房屋及其他支援措施
運用合共83億元專項撥款,促成非政府機構於2020-21至2022-23三年內提供15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當中13 200個單位已覓得合適土地
推出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酒店或賓館作過渡性房屋用途
於2021年年中推出試行計劃,為輪候公屋超過三年的合資格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約90 000個住戶受惠
在2021年第一季完成「劏房」租務管制研究
邀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在未來公營房屋項目中增加地積比率,以供應5%總樓面面積作社福設施用途
可持續城市發展
交通運輸基建
展開全面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及《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以配合土地發展規劃、房屋供應及支持可持續發展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已展開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並將展開北環線的相關工作及向政府提交南港島線(西段)的項目建議書
提倡「多元組合」環保連接系統,包括建設自動行人道網絡和興建高架園景平台連接港鐵觀塘站,增強九龍東通達性,並就此展開公眾諮詢
環保藍圖
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就此於明年年中更新《香港氣候行動藍圖》,制定更進取策略和措施
於2021年上半年為屯門環保園設立現代化紙漿生產設施招標,確保可自行處理回收廢紙
活化工廈
於2021年年初推行「標準金額」徵收補地價先導計劃,加快舊工廈重建
教育和人才
優質教育
加強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深化《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
改革高中通識教育科
強化教師入職、在職及升職前的培訓,提高教師質素
在「優質教育基金」預留20億元推行為期三年電子學習資助計劃,並確保家境困難學生有平等學習機會
支持香港演藝學院興建新教學設施和學生宿舍